教育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周济:扎实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1970年01月01日

  这次年度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回顾、总结2006年的教育工作,研究、部署2007年的教育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明天,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将亲临会议听取同志们的发言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关于2006年的教育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教育事业不平凡的一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教育工作。8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7月至11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先后四次召开座谈会,分别围绕教育形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校长和教育专家亲切交谈,听取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作出了重要指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明确要“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这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唯一的数字性指标,表达了党和人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所有这些对我们都是巨大的鼓舞。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系统进一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开局良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成效显著,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

  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我们会同财政部,全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工作。今年春季,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4800多万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中央财政还安排资金为中西部农村地区35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对其中的6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所有农村中小学都已拿到了财政拨付的公用经费,多数省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水平较改革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新机制实施以来,直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100多亿元,农村贫困家庭小学生每人每年平均可免除书本费和学杂费210元,初中生320元,其中寄宿生还可享受200元至300元的生活补助。新机制已显现出极大成效,农村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继续顺利推进。寄宿制学校工程已落实中央专项资金90亿元,新增校舍面积1076万平方米,预计可满足新增学生195万人、新增寄宿生207万人的就学需求。现代远程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中央和地方已经投入80亿元资金,共配备教学光盘设备35万余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19万余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3.5万余套,覆盖了中西部8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创新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补充机制。西部地区又有70多个县实现“两基”,“两基”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积极参与修订并大力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今年6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素质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法律规定,作出了法律保障,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推进我国义务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系统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贯彻新的《义务教育法》,对贯彻落实中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政策措施,以此推动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2.全面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决定》精神,职业教育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各地各部门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动员和部署,出台了许多有力的政策措施。全国已经有27个省(区、市)召开了省级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普遍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实在在地加大了经费支持力度。千方百计确保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再度扩招100万,招生人数接近750万,在校生规模突破1800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加大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力度,支持和鼓励民办学校加快发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推进半工半读制度的建立。

  继续大力推进“四大工程”的实施,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目前参加“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职业院校已达1000多所,企业达2000多家。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实施。2006年,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约30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约5000万人次。围绕“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培训。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大大加强。全面启动了旨在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五个计划的实施工作。2006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投入20亿元,支持了317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71个县级职教中心、21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实施,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各地纷纷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3.坚决贯彻中央的要求和部署,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今年5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之后,国务院召开了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要求,部署了工作。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国务院的决定,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调控和管理的措施。在计划安排上坚持招生规模与投入、条件、毕业生就业、国家助学政策落实、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相挂钩,严格按照招生计划下达生源计划,规范招生单位的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实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目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实际录取人数约为540万。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正式批准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央财政将专项支持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启动万种教材建设计划,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国家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扎实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成效显著,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国家、地方(部门)和学校三级重点学科滚动发展,重点学科体系布局更加合理。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我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等9项配套政策。高校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973”计划项目依托教育部立项数为26项,占总数的40%,承担“863”计划各类项目1504项,占总项目数的56.9%,高校正日益成为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国防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生力军。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素质教育系统调研取得重要成果,德育工作、基础教育新课程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不断推进。

  系统梳理了素质教育有关调研成果,认真总结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进展,深入分析当前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突出问题,归纳整理各方面提出的政策建议,研究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宏观思路,并向中央提交了调研报告。同时,在国内重要媒体组织了素质教育大讨论,进一步宣传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深入研究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认真起草有关文件。

  出台了深入落实2004年中央8号和16号文件的工作方案。中央办公厅牵头在部分省市进行了中央8号、16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深入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围绕着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组织开展了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积极推进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活动。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高质量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编写工作,第一本新教材《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06年秋季已在全国540万大学新生中使用,全面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顺利推进,实施新课程的学生总数达1亿以上,改革的方向和初步的成果得到普遍认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由去年的5个增加到10个。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师观念的变化,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中考改革在1752个县(区)大面积推进,并取得突破。各地探索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创造了不少成功而富有特色的经验。积极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探索和完善多样化选拔录取模式。研究生招生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启动初试科目改革,加强和改进了复试工作。

  着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成都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首次向社会发布了《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对全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推动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西部地区教育的督导检查。开展对区域基础教育状况的监测工作。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涌现了像孟二冬同志这样的一大批模范教师。

  语言文字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广泛开展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活动,推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

  5.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

  加大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的力度。继续完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协调银监会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件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截至2006年10月,全国累计审批贷款人数266.5万人,银行累计审批合同金额216.8亿元,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形势总体较好。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出台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规定今后中央部属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的,中央财政代为偿还其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利息。加大力度督促各高校切实做好“绿色通道”工作,确保新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2006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学生约33万人,占贫困家庭学生总数的44%。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取得突破,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资助了80万人。各地采取相应措施资助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不断深入,教育收费进一步规范。从今年春季开学起,实施新机制的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可按“一费制”规定的额度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外,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基本没有发生“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招收择校生比例基本控制在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30%以内。义务教育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并对已改制学校进行清理规范。全面清理各级各类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将清理后的收费项目和标准通过当地政府网站等形式向社会进行公示。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制度化,严禁招生乱收费,严禁违规录取,严打中介诈骗,防范和治理“高考移民”,有效维护了高校招生公平公正。在今年各地开展的行风评议活动中,对教育系统行风的评议普遍较好。

  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教育、指导和帮助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重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全面加强就业指导服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对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截至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1.8%。

  深入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切实加强对民办高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和管理。研究解决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了有关事端。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教育部与中组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起草了《民办高校规范办学若干规定》。加强对独立学院试办工作的指导,完善独立学院相关政策,研究起草《试办独立学院暂行规定》。

  过去一年中,各项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双边及多边教育合作与交流不断推进。出国和来华留学工作有了许多新的突破。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成功召开了全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会议和孔子学院大会。按照中央对台工作部署,宣布承认台湾高等教育学历学位。

  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扎实推进。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切实维护高校稳定。积极参与平安校园建设,推动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继续把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研究制订工作作为重点,进一步谋划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立足基本国情,开拓国际视野,坚持战略思维,把握宏观趋势,不断征询各个方面的意见,认真起草《纲要》文本,开始了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前期工作,完成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编制。

  教育事业在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教育发展的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知识贡献的力度都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薄弱,城市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异过大,择校问题严重;素质教育的推进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阻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深化,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亟待提高;公共教育投入不足,资源总量性短缺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教育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和良好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应该看到,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前进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决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工作部署。六中全会的决定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都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举措,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其一,和谐社会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的社会,而教育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的最直接的手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必须以全体国民具有较高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历来被认为是淳风化俗的最有效的办法。

  其二,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国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13亿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其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全体社会成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项社会事业,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我国经济持续28年高速增长,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我们的国家能否持续繁荣下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哪里?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教育振兴是中国振兴的重要标志。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把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教育兴国、教育强国,这是国家意志,是国家发展战略。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也是今后几代人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切实巩固和提高,农村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高等教育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已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大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成就,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一方面,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资源开发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值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资源尤其是良好教育资源短缺,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当前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共同发展教育事业。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它将根本性地消除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对教育投入的需求与经费实际供应的显著差距,根本性地解决我国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第二,必须实现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做到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发展、改革与稳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社会主义方向,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保证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着力完成好“三项任务”。一是要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贯彻新的《义务教育法》,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二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部分,要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三是要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集中精力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依托,统筹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促进全社会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开放、灵活、方便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推动公共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财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遍布乡村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统筹区域教育,落实教育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教育振兴,促进中部教育崛起,加快东部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步伐,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支持,大力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的教育对口支援以及职业教育的对口协作,积极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统筹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密切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加大资助工作力度。做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女童和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


  促进教育公平,既是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既要有长远战略方向,也要从现实出发,制定阶段性目标,扎实予以推进。

  第三,必须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素质教育是个“老大难”问题,几代领导人都很关心,几十年都在努力解决,因为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因为它不仅涉及教育内部,更涉及文化传统、经济水平、社会结构等方方面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推进新时期的各项教育工作,全面规划,整体推进,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坚持“健康第一”,强健学生体 魄,

上一篇: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传递公平信号   下一篇:李成林局长在2006年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