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专家视野中的热点:07年教育走在优先发展的路上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7日

  编者按:2007年的教育界,一直被一种战略气魄和豪情激荡着。

  在这一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8・31讲话中提出“三个优先”,并在党的十七大上向世人庄严宣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这是让教师骄傲的一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这句话同样具有激发教育生产力的力量。“师范教育可以兴邦”,教师能否胜任职责影响着教育成败、国运兴衰。

  这是让“穷人”高兴的一年。温家宝总理提出“穷人教育学”,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教育公平与质量关系民生,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正是教育公益性的体现。

  这是让教育改革者忙碌的一年。无论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出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还是出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等等,都是改革的印记,发展的里程碑。

  这是让学者深思的一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进入研究领域,教育研究更加充满活力。

  此文记下这一年学者对教育热点的深思,为展望2008年奠定基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教育发展需要教育行业中不断涌现关注天空的人。

  2007,教育走在优先发展的路上

  热爱教育,就要优先发展教育

  热点1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列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之首,并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从“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可以看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战略思路。在学习、体会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文章中,张力提出了这一观点。

  教育优先发展并非2007年首提,但无疑它在2007年获得了新的内涵。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讲到“一个更大”、“一个更多”、“三个优先”---“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张志勇认为,这是对如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硬道理”。袁振国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把“三个优先”作为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作为一个地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教育优先发展”是教育政策、教育法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涉及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立法以及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关乎国家教育、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科学发展。孙霄兵在《教育优先法理研究》一书中提出:“热爱教育,就是要优先支持教育,给教育以优越的条件和环境,把教育优先作为我们的哲学理念、政治立场、国家政策和法律制度”。

  教育公平,和谐社会响亮的承诺

  热点2

  2007年3月5日,湖南代表团注意到,在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关于加快教育发展的部分时,先后响起了7次掌声。张永中代表说:“总理报告中这些表述体现了教育公平,提高了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家的凝聚力。”教育公平是2007年教育发展中响亮的热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其中,要做到“学有所教”,首要的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年轻一代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分享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此,当前的紧迫任务之一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可以区分为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者是统一而不可分的,这在学者中已达成共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教育界的重要任务。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温明丽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有着明显的优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若能批判地吸收发达国家的教育思想、理念等,将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否则所谓的教育公平只不过是被某种强势文化同化的过程。华国栋、史亚娟认为,从教育内部的改革看,因材施教、差异教学的尝试可以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实现教育公平的目的在于实现共同发展,一些专家提出平等与效率兼顾,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关于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刘复兴提出“全面落实政府责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这要求“政府把推进教育公平作为一项基本职能”。实际上,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就是政府2007年为促进教育公平采取的两项重大战略举措。盛冰提出,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上的责任是有边界的,政府是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者和最终保障者,是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但是在高等、职业和社会教育领域,可以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教育服务多元供给体制。

  农村教育是重中之重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发展农村教育是具有战略性的举措。翟博提出,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距总体出现缩小态势,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入学率,各地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地区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初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中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仍在拉大;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正在随着时序变化减小,各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异正在逐步减小。但是,我国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还相当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还很不均衡。

  对此,政府应该将责任承担起来,建立起在质量均衡发展基础上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同时对承担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也要给与资助。袁连生、刘泽云认为,其核心问题是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相关研究认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应明确中央和地方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责任,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政绩考核。

  农村教育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于伟等认为,政府应该发挥主要作用,辞退不合格教师,建立以中央和省财政为主的义务教育支付体制,使农村教师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师资格制度的政策力度。

  教师,要学会仰望天空

  热点3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

  温家宝总理2007年9月9日上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和这里的免费师范生座谈,他说:“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从这一点来说,师范教育可以兴邦。”

  教师队伍建设,是回顾2007年教育发展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的话题。

  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教师队伍建设再次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首先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朱旭东认为,尊重教师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民族强大、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朱小蔓认为,要加强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善于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还应具有很好的专业素质。田慧生认为,应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吸引和鼓励优秀人员从事教育工作,同时还要注意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

  在庆祝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温家宝引用了一位哲人的话,“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教育家应该是教育行业那些“关注天空”、“仰望天空”的人。我们应为涌现更多这样的教育家而努力。

  “教育家是以一种文化人的身份和社会在对话,是对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文化的熏陶,其理念须有战略的高度,其理论须启迪心智,其理想须是众人的理想,其价值取向须是人才的成长,其作为须是改革传统教育,其人格须不为金钱、官位所动。”王继华、任建华阐发了对教育家的理解。

  关于教育家和教育家办学,中国当代还有没有教育家、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教育家、中国有没有造就教育家的社会土壤等质疑与讨论不绝于耳。周洪宇认为,一个社会没有教育家,没有一大批教育家,没有一大批具有独特教育理想的富于创新的教育家,这个社会不可能有“塑造灵魂”的事业,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和身心健全的公民,更不可能产生一个创新民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从制度环境、教师个体层面探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研究领域,一直以来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顾明远认为,只有教师专业化,成为不可替代的职业,教师才会有社会地位,受到社会尊重。朱小蔓认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大力依靠教育科学,特别要大力提倡旨在改善教育工作的教育研究。由于教师职业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学习教育科学,进行教育研究,不应当片面追求学科化和体系化,而应提倡以问题为本,从实际出发,综合学习、运用教育科学知识。叶澜认为,目前教师队伍建设最为紧要和根本的是改善教师实现发展的生存环境,切实保证教师专业自主权,让教师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投身于学校变革实践,提升教师发展自觉。檀传宝认为,要提倡“全体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就是逐步使所有教师都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即达到专业标准。

  师范院校教学改革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行后,对师范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师范院校要探索新型师范生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俞立中认为,在高水平师范大学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教师教育的实践创新,还要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内容与方法创新,在构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核心作用。同时政府和社会也要营造鼓励、支持教师教育创新的制度与政策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金支持,为高水平师范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高考改革,切莫雾里看花

  热点4

  2007年8月8日,恢复高考30周年。高考在中国教育改革中具有标志性作用,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高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高考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学者对此的反思和讨论,成为一大热点。

  有人把高考作为应试教育的体现,作为素质教育的反面典型,高考因此而遭人非议,“废除高考”的言论也屡见不鲜。对此覃红霞提出,高考的关键不是存废的问题,而是如何改革的问题。

  很多人批判高考是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应书增认为,应该给高考改革松绑,高考是统一性考试,统一性考试关注的是统一性的问题,而不是个性问题,把个性问题放在统考中解决是行不通的。针对有些人批评高考中出现的诚信问题,应书增认为,社会问题不应该放在高考中解决。很多人把招生制度上出现的问题归罪到高考上,王海东认为,社会赋予了高考太多的功能,改变考试和招生的这种捆绑关系是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程方平认为,现在对高考制度的诸多批评中,有许多是属于非高考问题或因素。如人们所激烈批评的许多问题,是出在高校招生、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与配置、相关信息不对称和不公开、区域教育不均衡等方面。

  其中许多问题和因素是导致高考不公平、不公正、不科学的原因,但世人多认为这是因为高考所致。在中国风行许久的国际化考试,如“托福”、“雅思”等为什么没有人质疑?是因为其单纯、职业,只评价水平,不关涉录取和人才任用等。

  针对高考,人们还存在高分低能、反对标准化考试等种种误解,高考与新课程改革之间也出现困局。马健生提出,科学认知考试是个时代命题,公众对考试要有健康的理念、客观的立场和恰当的期待。

  应该给教育学者普及考试知识,如果他们不了解考试知识,就可能谬种流传,危害严重。也应该给一线教育工作者普及考试知识,教师教育应该大量增加教育考试方面的知识,让教师对考试形成科学的认识。

  教育新闻工作者涉及教育舆论的形成,也应该掌握一定的考试知识。

  课程改革,仍需坚定地前行

  热点5

  2007年11月,“回首与展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7论坛”举办,回顾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历程,展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反思在不断深入。课程内容选择、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相关专家思考的重点。

  课程教学始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议题,对课程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20年,其中不乏学习与借鉴,更多的是对我国特定的社会、教育环境中的适应性变革的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

  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种种困惑,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教师教育制度、教育评价制度、问责制度、中介性监管制度等一系列教育制度的确立,呼唤教育科学的重建,还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配套的经费支撑。

  潘虹建把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趋势归结为,人们的知识观从本质上说正在向内在、开放、动态发展,从价值上说正在走向多维、互补,从获得渠道上说正在走向积极内化、主动生成。与此相对应,我国的教学观也经历着变化:教学过程从知识传授转向知识建构,教学目标从注重知识结果掌握走向对追求知识价值的转化,教学内容从继承走向生成、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方法从注入转向创生、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教学评价从结果走向过程性、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这一点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仍然是能否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课程内容选择的批判与反思

  对课程内容选择的批判与反思,比较突出的是赵长林、林巧婷的观点:课程内容是经过社会主流价值过滤的,从权力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课程语言是一种存在于上、中层阶级的语言,对下层的子女来说则不利于他们的学业发展;从政治学角度来看,教育传递的知识是经过选择的,课本中的内容正是国家主流价值导向的体现;从课程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对课程的分类、分层就是对未来学生的分类、分层,从而进一步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和社会身份;从课程的社会功能角度看,课程对学习对象的筛选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评价

  基础学力是现代国家每一个国民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本指标。钟启泉提出,素质教育需要基于“三维目标”的学习评价,革新学习评价的关键是把历来被颠倒了的学习与评价的“目的与手段”关系颠倒过来,不是评价指挥学习(学力),而是学习(学力)指挥评价。要打破“评价必须客观、严密”的理论;确立全面、发展地洞察儿童的辩证法;克服评价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与对立,注重学习评价的形成性功能。

  王本陆提出,从考核评价的功能来看,学校教育评价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二是正规的总结性评价。学校和教师既要了解学生过去的学习经历和进步过程,又要思考学生后续的学习要求和发展方向。需要自觉研究和把握学生成长的整体机制,深入探讨不同教育阶段和环节的具体特点,掌握促进学生长期学习和持久发展的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

  与此相关,学生学业成就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田慧生等人认为,它是反映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我国一直缺少宏观层面的相关数据,缺乏判断全国教育质量实况的有力证据,这成为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制定和决策的瓶颈。

  教育质量,创新的基石

  热点6

  2007年年初,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任务。

  2007年,关于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使命的讨论仍然是热点之一。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起着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工程,开展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促进了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刘献君认为,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关键是建立起具有公信力、多主体、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评价系统。为此,应当全面理解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性、内生性、多样化和多视角的特点,形成教育评估、过程评估、主体取向的教育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模式。冯晖认为,需要对教育评价中的目的性、指标建构、评价客体的信息采集、指标数性质的标准化、评价方式与评价环境、评价模式选择和元评价的有效实施等敏感问题进行研究。李元元、王光彦认为,可以从教学、科研、服务和师德等方面设计一套综合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周作宇认为,从大学生的就读经验来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同样重要,因为学生的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体现,而且基于学生就读经验的评价更为科学合理。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也表现在推动法治化进程,促进均衡发展上。实现高等教育法治化,核心是保证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办学的规范化。劳凯声认为,为保证高等学校的公益性质,要从公法的角度对高等学校进行规范。余雅风认为,契约性对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法律要对高校的权力范围和刑事程序进行具体规范,并赋予学生有效的救济途径。

  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要是由我国在非义务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占主导地位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的。刘精明认为,要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各省级政府应积极发掘自身的潜力,发展高等教育自我增长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对高等教育机会实行分类配置,经济发达、中等和薄弱省份应该分别制定相应的招生计划,充分发挥各省的作用,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肖海涛认为,尽快出台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将单一的模式改为包括多个系统的“多轨制”模式,理顺各系统内和系统间的关系,将高等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中,这是促进每个高校按照相应标准发展自身并从整体上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5日第3版

上一篇:宁夏高中新课改如何从"一头雾水"到初见成效   下一篇: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教育部公布2008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