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
办公室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处室部门 > 办公室 >

高考改革的历史方位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高考改革的历史方位

――十年突破综述

  ■本刊记者 余慧娟 施久铭 

  高考改革,重大而敏感。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高考制度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史,为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引导教育方向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它的内容与形式永远是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的。 

  近十年,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决定了高考改革的活跃是必然的。 

  聚光灯下,没有完美。 

  万人瞩目的高考改革,每走一小步,几乎都会有争议。然而,迈步却是历史不可阻挡的趋势。正如很多人既承认以分取人的现实合理性,又不得不承认,自主招生、面试考查是未来的方向一样。 

  十年的高考改革,就是在这种纠结中一点一点走过来的。 

  但是,当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改革,当我们把改革放到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距离起点,我们已迈出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那些微光不再弱小,那些松动不再无意义。历史方位永远比一时一域的争论重要。 

  让我们用特写镜头,聚焦十年高考改革最活跃的地区,从中寻找中国高考改革的历史积淀。 

  一张“好试卷”:引发人才观念的深刻变革 

  2012年6月高考一结束,针对高考试题的讨论便纷纷扬扬。 

  作文是一大热点。 

  自从2004年11省(市)分省命题之后,每年这时候,便开始了各省(市)作文题“大比拼”。 

  今年,上海题“曾被舍弃的微光”在网络评价中拔得了头筹,被认为“很有写的冲动”。 

  如果把近十年高考作文题摆在一起,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个趋势。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肖远骑分析道。 

  作文不过是社会关注高考的一个窗口。 

  在更多领域,从考知识变为考能力,从考记忆变为考理解,从考认知扩展到考实验,从考书本扩展为考生活,深刻反映了人才观的变化。 

  与十年前不同的是,这种体现是“实实在在”的。 

  “过去说考试要考查学生的能力,但对能力概念本身界定不清,如何确定学科能力也不清楚。因此命题也难以体现以考查能力为本的思想。”上海教育考试院原院长李瑞阳介绍说,“近十年上海命题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真正实现了从以考查知识为本位,转变为以考查能力为本位。” 

  这是一个以课程标准为蓝本,重新厘清各个学科要求培养的学科认知能力、实验能力或实践能力的过程。 

  这是一个重新界定能力内涵的过程。 

  这也是一个运用现代教育测量学的过程。 

  于是,文科普遍注重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和评价能力的考查;理科加大了对实验过程、步骤、数据处理和数据解释、反思、评价的考查。高考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对接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牵引力。 

  “知识要求看似容易,实际认知能力要求很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靠训练是考不了高分的!” 

  从2010年起,北京语文试卷中,一种新题型――阅读延伸题替代了过去的“语言游戏”题。延伸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有所体察、阐发与评价,并考查学生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进行思考、领悟与阐释。一道题,就可见“理解能力、运用经验的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能力本位在试题上的落实,对中学教学的影响是显著的。 

  小张同学考入北师大二附中后,老师便告诫她:“在校三年,除了要完成书本的学习外,还有社会实践活动,还必须读完20本小说。不读小说,不参加实践活动,你想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崔琪上语文课,最关注两个能力,一个是阅读能力,一个是质疑能力,讨论思辨成了她课上的家常便饭。“死记硬背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高考与学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一直被大家所诟病,高考命题一度走入偏题、怪题的死胡同。十年间,这种现象得到明显改观。 

  “北京在近十年内命题方面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原来是挑毛病比较,现在是找出个人的长处和优势进行比较,也就是,首先学生能读懂;第二,要适当,入门容易,答完整很难。”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说,“目的是让学生的能力表达最大化。” 

  崔琪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考作文,从“规定文体”,到“不限文体”,从“碰运气”,到“人人有话可说”,“越来越公平”。“如果只考议论文,那么擅长文学表达的学生就没有什么发挥空间了。”崔琪笑称:“高考题应该善良。” 

  偏题、怪题并不能识别真正的人才,相反,还会导致“指挥棒”误入歧途。回归主流价值导向,无论是对科学选拔人才,还是对引导素质教育的方向,都极其重要。 

  人才选拔观念的落实,是以命题技术的进步为支撑的。 

  近十年,尤其是在分省命题后,一些省(市、区)加大了对现代测量学的研究,命题逐渐从经验走向理性。例如,命题的难度控制,既是难点,又是敏感因素。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建立了一整套模拟系统,进行精确控制。再如,评分办法直接影响考试的有效性和适当性,上海教育考试院将过去采用的部分评分法,改为PTS评分法或等级评分法,鲜明地体现了“以学科能力的考查为本位”。 

  另外,诸多省(市、区)一个共同的做法是,建立起考前、考后与中学教师、教研人员的密切沟通机制。考前沟通,是为了了解教学实际;考后沟通,是为了了解试题的实际影响。因为,作为实际上决定中学教育方向的考试,“高考命题改革一定要从中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多年研究高考的李瑞阳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可为命题引导教学提供直接的参考。 

  十年高考命题改革,让高考试卷与一个国家的人才观念变化逐渐吻合,与人才考查的科学规律逐渐吻合。如今,我们可以听到越来越多这样的评价:“我平时观察到的学科能力强的孩子,在高考中往往能考出高分。” 

  这个方向,也将是未来高考命题改革努力的方向,因为,尽管成绩卓然,高考命题与课程标准的对接仍需要研究;考试结果对于教学的诊断与引导价值仍有待开发;命题技术层面的科学性仍有待提高…… 

  我们期待,一张“好试卷”,将在越来越多的省(市、区)出现。 

  高考方案改革:我们需要选拔什么素质构成的人才? 

  作为“国考”的高考,到底要选拔什么素质结构的人才呢? 

  十年间,高考方案改革路线图不断地在回应这一问题。 

  最明确的变化是从高考科目设置和考查内容开始的。 

  1999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在高考中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广东省率先进行了这项试验。该方案中“3”是语文、数学和英语;而“X”,则是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特点的要求,从化学、物理、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个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至2002年,我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推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 

  这是高考制度实施以来科目设置变革中变化最大的一次:它不再采用全国统一的、有固定科目组合的科目设置模式,仅对全国必考的三门科目作了规定,其余由高校自主把握。 

  此后的探索多在“3+X”模式下,在“X”上进行改革。“3+X”模式的流行,某种程度代表了高考改革对时代的回应――整齐划一的统一性被打破,在高考中重视个性特长发展成为趋势。 

  忧虑随之而生。基本素质的“窄化”是否会导致人才素质发展偏颇?国家课程如何能得到开足开齐的保证? 

  一些省(市)开始尝试“3+大综合+1”的方式。比如上海,从2001年开始,全面推行“综合能力测试”:规定凡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必须参加“3+综合+1”的科目考试。其中“综合”的内容覆盖政、史、地、理、化、生6个科目,实际是文理不分科。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山东,自2007年高考开始,山东增加了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课程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尽管基本素质测试比较简单,同样招来另一种批评声――大综合的方式反而加重了学习负担。 

  这种情况下,许多试行省份纷纷改用了“3+文综ㄍ理综”的模式,也就是后来被广泛采用的“小综合”。“小综合”恰恰体现了对个性特长发展的观照。2004年高中新课程开始后,2007年的高考方案中还体现了对选修模块的呼应,例如增加选做模块等。 

  至此,在高考改革的一定时间段内,以“综合素质测试”、“基本能力测试”为代表的全面发展人才理念与以“小综合”为代表的个性发展人才理念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 

  一种新的思路打破了这一僵局。 

  上海在坚持了十年之后,自2012年起,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科目设置中取消了“综合能力测试”。谈及原因,李瑞阳解释说:“自2009年上海开展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已基本覆盖全体高中学生,达到了比较系统地检验高中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情况的目的,起到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据了解,山东省的“基本能力测试”也将在2014年新高考中被取消――2014年夏季高考将采用“3+X+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关科目”模式。这就意味着“基本能力测试”也将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取代。 

  “我们把它取消了,因为它的历史贡献――推动开齐课程的作用已经完成了。”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 

  那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进入高考录取,是否如同“3+X”模式是对高考模式的大突破一样,将会是另一次突破? 

  在许多人看来,答案是肯定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是过程性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高考应该建立在这一制度基础之上,有了这个制度,我们可以做很多改革。”张志勇期待这一天尽快到来。 

  事实上,这种制度“设想”已经在一些省份的高考方案中付诸实施。 

  比如,2011年在浙江省试点的“三位一体”自主招生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就按一定比例进入高考录取依据之中。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接高中课程教学,上接高考录取,将成为一种趋势。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这无疑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进入高考录取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 

  如果说从“3+X”到综合评价方式的探索是在高考科目、内容上的突破,那么,考试形式上的探索,则从另一方面实现着人才观念的突破。 

  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中逐渐普及,大学变得多样化了。高等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入学机会的增加、入学方式的变化都说明:过去为选拔少数精英而建立的单一高考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实需要。 

  “高考改革必须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满足不同高校的需要,实际上最终也是满足人才多样化的需要。”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绪培说。 

  然而,如何让不同的孩子考出不同的东西,而不是“80%的孩子用80%的时间去弄20%永远弄不懂的东西”? 

  分类考试的探索正面回应了这一需求,标志着人才选拔模式上的重要突破。 

  以浙江省为例,该省在新一轮课改后的高考方案中,分类测试非常明晰: 

  第一类是3+X+选考模块。面向的是学有余力、报考一本的学生。增加选修模块也体现了对个性特长的观照。 

  第二类是传统的3+X。 

  第三类是面向高职高专的3+技术,技术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各占50分。 

  那么,相对于传统的高考,分类考试的意义何在? 

  从浙江省的情况看,尽管实行了分类考试,但三类考生是可以兼报的,因此对于分类考试,目前的制度创新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这种情况也从记者手中一份高考报考人数统计表得到佐证。统计表显示近三年浙江省高考不兼报的人数没有明显变化。对此,考试方案的设计者却显得十分乐观。 

  “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有独立报一类的,现在看起来,不兼报的情况有,但是不多,因为家长逼着孩子肯定是要冲的。但起码是报考第三类的学生解放出来了,学业水平考试完了后,你的精力就可以放到这里,学业负担还是减轻了。”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冯成火说。 

  高考改革在实现着人才观念突破的同时,也在引导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在分类考试中,监考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高考的最后半天是加试一本的自选模块,而实际缺考率相当高。 

  “孩子心里是有数的,他根本上是不想考的。我的看法是,分类考试,要坚持下去,慢慢地,家长观念才会发生变化。”张绪培说。 

  自主招生:到底突破了什么? 

  十年高考改革,下放高考自主权始终是主线。 

  这条主线除了体现在分省命题、分省制定考试方案上,还集中体现在下放高校招生自主权上。自2003年教育部批准22所高校开始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开始,试点规模已由最初的22所增加到现在的80多所。 

  数量增加了,层次也拓展了。自主招生不再是重点高校的“专利”,在许多地方院校、高职院校,试点也在逐渐扩大。 

  尽管比例仍很小,却意义重大。它把固有的“以分取人”的体制砸开了一个“缺口”,以另一种考试理念和途径,不断促进人们对人才多样化的理解。缺口被打开后,“人才”的内涵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每年通过复旦“千分考”录取的学生有15~20名,校长叶翠微非常赞赏复旦自主招生的做法,因为“给多读书、有着开阔视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行为比较好的孩子带来了机会”。 

  它不同于高考,“首先是全科目设置,其次是做对得分,不做题不得分,做错倒扣分的机制比较好地规避了学生投机取巧,另外面试环节也非常规范。”叶翠微作过比较,发现平时视野开阔、后劲足的那部分学生在高考中,“考分往往不是最高的”。 

  随着“缺口”的打开,评价标准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元。浙江省的“三位一体”自主招生试点中,高考成绩只占50%,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则占到了20%,面试成绩也占30%,并且三者的比例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特色、招录专业进行调整。 

  据统计,浙江工业大学去年参加“三位一体”自主招生录取的新生中,有45.6%的学生高考成绩未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分数线。为什么能被录取,就是因为“他们的会考和面试成绩好”。 

  这些学生无疑是自主招生的受益者,大学的跟踪调查显示:他们普遍发展后劲强,“有一个自主招生进来的男生,高考成绩570分,没有达线,但他的综合素质非常好。因为口才好、组织能力出色,他是少数参加浙江省‘挑战杯’创业大赛的新生,上个学期专业学习成绩也排到了全系第二名。”浙江工业大学招办副主任姚鹏介绍说。 

  “招生改革,只有考虑到人的素质的多样化,才能真正解放人才。”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始终坚信这一点。 

  在自主招生的历史上,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改革试验被看作“破冰之旅”,因为它是第一次由面试决定录取的改革。这对整个中国高校录取体制是个很大的冲击,它打破了原来以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的招生制度。 

  它所开创的“综合考+面试+统考”的模式,在后来自主招生考试中,多被采纳。 

  “面对面”的方式有着纸笔测试远不能及的优势,它在取得体制突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主招生的主体――大学在人才观念上的思考。 

  在拥有自主招生权后,大学有机会将自己的人才标准带入到录取中。人才标准的多样化便成为必然。比如,清华大学在自主招生复试阶段设立了体质测试环节,这是他们对人才素质思考的结果,是符合清华文化传统的人才标准。 

  而复旦大学自主招生,一贯看重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千分考”考题文理贯通、包罗万象,它传达出复旦的人才标准倾向于“全才”。 

  在中国美院这样专业性强的艺术院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中,除了专业课考查外,格外重视的是考生的艺术综合素养,面试中不仅有对大师作品的阐述,还有对社会、艺术现实问题的评析。这也代表了这类大学对人才标准的思考:“综合素质强才能造就大师级艺术家。”中国美院招办主任李多金说。 

  自主招生还让高校在录取过程中有机会来“关怀”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方向。 

  杭州师范大学首先试点的是小学教育、幼儿教育专业,“因为这些专业对学生的特质要求比较高,像小学教育专业,更希望招到性格开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因为这样的人更适合当小学老师。”杭州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徐青说,“对文化课要求则不像其他专业一样高,他的文化课比其他人低10分、20分,但综合素质是很要紧的。”他们在面试中重点考查的是“教师素质”,除了考专业知识外,还要考查艺术素质、书法水平等,这方面的要求要比其他专业高。作为对这一趋势的回应,学校也开始跟踪研究人才发展规律,以便更加科学地“甄别人才”。 

  从2008年开始,山东省在临沂大学等省属院校开始试点“教授录取”,在数学、中文专业按专业录取学生:考生在达到提档线后,不再按照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而是看学生相应专业的过程性学习成果。“你要有兴趣,喜欢这个专业,你录取的可能性才会最大,因为过程性的东西加进去了。”张志勇说。 

  在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中,更加重视考生的专业兴趣、特长。 

  给臧铁军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就发生在高职“面对面”招生的现场。在某农学院面试时,一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女孩子想去学兽医。面试老师问她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她讲了一个故事:她曾经养过一只猫,就因为找不到好的兽医医治,生病死了,所以自己特别想来学。说着说着女孩便哭了起来。老师们说,就凭这一点,你就被录取了。“你想想,即使一个分数比她高100分的人,也未必能做好这个职业啊。”臧铁军感慨道。 

  自主招生改革的步伐中,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这种依照专业发展需要选拔人才的方向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 

  如今,尽管媒体每年都会热炒自主招生,社会争议仍然不断,尽管对考试公平的担忧、对招生中腐败空间的焦虑也时常会聚集人们关注的目光,但在张志勇等人看来,不能因为问题和困难,自主招生就停滞不前,因为“如果我们老是在那里寻求一个完美的制度再去改革,那么这项制度永远不可能到来,任何一项制度设计,只有靠另外的公开化的监督制度来限制它”。 

  自主招生,一种更加科学的人才选拔方式,期待制度的完善,期待路径的成熟。 

  十年高考改革,过程艰难,成果显著。 

  在命题改革、方案改革、招生录取改革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提前考试时间、多次考试、社会化考试、加分政策的清理“瘦身”、异地高考等重大改革,使高考行走在公平、科学、理性和充满人文关怀的道路上。 

  2012年7月,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任主任委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出席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时指出: 

  要加快研究制定高考改革总体方案,重点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规范考试程序,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多样化的录取方式,增加考生选择机会,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保障公平公正,形成不拘一格选英才的良好局面。 

  这是中国高考制度未来的方向。(感谢张华杰为本文作出的贡献) 

  十年高考改革政策路线图 

  2002年,1999年教育部提出的3+X科目设置改革在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31个省(市、区)铺开。该年年底,教育部指出,“高考内容改革将更加注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高考科目设置“要将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高等学校选拔方式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在文化考试基础上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办法”。 

  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4年除已实行自主命题的北京、上海外,经教育部批准,广东等11个省(市)实行高考自主命题。 

  2006年,教育部决定在毛入学率超过50%的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地进行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2007年首批试行新课程的4省(区)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强调考试内容与时代、社会、考生实际“三贴近”,增设选考模块。 

  2008年,教育部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上一篇:你我携手同行 共建平安家园   下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忙文化”